• 首页
  • 观察
  • 业界
  • 技术
  • 产品
  • 企业
  • 卫星大会
    • 菜单

    • 首页
    • 观察
    • 业界
    • 技术
    • 产品
    • 企业
    • 卫星大会
      当前位置:
    • 首页
    • 观察

    航天科技发布《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(2018)》

    2019年1月29日,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在京发布首个《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(2018)》,对2018年航天活动进行盘点,从世界航天发展态势、中国航天发射活动、技术创新、应用服务、国际合作、商业航天进展六个篇章全面展示了中国航天的最新发展与成就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成果丰硕,中国航天在世界航天舞台上展现了中国智慧

     

    2018年,集团公司航天发射活动创造新纪录,发射次数约占全球总数的三分之一,累计将103个航天器送入轨道,发射航天器总质量占中国发射总质量的99.8%。

     

    载人航天开启建设空间站阶段,实验舱推进系统首次试车顺利完成,新一代载人飞船进展顺利。

     

    探月活动取得重大突破,嫦娥四号探测器完成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,实现了重大的科学和技术创新。

     

    成功发射18颗北斗卫星,完成北斗三号基本系统部署并投入运行,正式提供全球服务。

     

   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建设成果丰硕,系统规模和能力已达世界先进水平,建成了谱系齐全、自主可控的卫星及应用体系。

     

    重型运载火箭和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研制获得重大进展。中星十六号高通量卫星投入业务运行,跻身世界先进水平。

     

    鸿雁星座成功发射首星,为宽带中国和网络强国建设铺就坚强支撑。

     

    积极参与世界空间科学研究事业,第一颗天文观测卫星“慧眼”正式交付使用,推进了高能天文研究领域的发展。

     

    “张衡一号”成功入轨,有力促进了地震观测体系的建设。

     

    应用广泛,中国航天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

     

    2018年,中国的通信、导航、遥感等各类在轨应用卫星超过200颗,空间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,集团公司研制的应用卫星系统有效促进了各行业的发展。

     

    首颗高通量宽带卫星中星十六号首次应用Ka频段多波束宽带通信系统,率先在西藏实现了基于Ka频段宽带卫星的4G网络应用,同时具备Wifi和微基站服务能力。在海洋应用领域,浙江6000余艘渔船安装了北斗卫星船舶动态监管系统,实现了全天候的实时信号传输,增强了渔船定位的精确性和及时性。

     

    目前,全国超过617万辆道路运营车辆、3.5万辆邮政和快递运输车辆、36个中心城市约8万辆公交车、370艘交通运输公务船舶等安装或兼容北斗系统,国产民航运输飞机也首次搭载了北斗系统。

     

    高性能卫星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结合,形成了卫星应用天地一体化系统,通过跨系列、跨星座卫星和数据资源组合应用、多中心协同服务的方式,提供多类型、高质量、稳定可靠、规模化的空间信息综合服务能力,支撑各行业的综合应用,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。

     

    模式优化,商业航天在军民融合发展中释放新活力

     

    2018年,中国商业航天围绕卫星制造、发射服务、卫星运营、地面设备等产业链环节开展各类商业航天项目,取得的进展与突破为中国航天体系建设和能力发展提供了重要补充,吸引着行业的关注和市场的焦点,体现出中国传统航天与商业航天间持续互动的积极趋势。

     

    中国低轨宽带通信卫星系统建设迈出实质性一步,并借助“一带一路”倡议和卫星互联网发展契机,参与构建空间信息走廊,通过创新商业模式,支撑沿线国家互联互通。

     

    鸿雁星座首星成功发射,预计2022年建成骨干星座系统,提供全球通话、全球数据采集及全球无死角的互联网接入服务。

     

    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以“一箭多星”的方式完成了多次商业发射,成功实现了商业发射主力火箭“拼车”和“专车”服务,改变了过去商业卫星只能“顺风车”搭载发射的格局。

     

    中国首颗Ka频段高通量卫星中星十六号正式投入使用,基于其独特优势,用户可在飞机、船舶、野外等多场景下获得等同地面移动4G网络的上网体验。

     

    改革深化,加快推动航天强国建设

     

    2019年,集团公司将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稳中求进、推动高质量发展,紧紧围绕“巩固、增强、提升、畅通”来谋划、部署和推进各项工作。巩固好当前型号科研生产管理模式中好的经验、做法,全力确保型号任务圆满完成,夯实推动改革发展的重要基础;增强科技创新活力和深化军民融合动力,深入推动两大战略落实落地,进一步激发推动高质量发展主动性和积极性;提升制度化、法治化水平和化解经营风险的能力,着力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短板问题,努力实现经济质量效益稳步增长;畅通适应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管控模式和运行机制,进一步理顺生产关系,为建设世界一流航天企业集团夯实基础。

     

   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,也是航天科技集团成立20周年。继去年成功书写37次宇航发射纪录后,航天科技集团继续开启“30+”模式,计划全年实施30余次宇航发射,共发射航天器50余颗。

     

    特别是,国家重大专项研制发射任务举世瞩目、影响深远。

     

    载人航天工程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已经全面进入试样研制,空间站核心舱研制工作按计划顺利实施,后续将开展发射场合练及首飞任务前的准备工作,为空间站建造阶段全面展开奠定基础;

     

   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再度出征,将执行复飞任务,是打赢翻身仗的关键之战;嫦娥五号将实现我国首次月球采样返回,技术难度大、系统复杂,是探月三期工程的标志性任务;

     

    北斗卫星导航工程将完成7箭10星发射任务,为2020年全面完成全球组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;

     

   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要实施高分七号卫星发射任务,为全面完成高分专项建设奠定坚实基础。

     

    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加速实施,各类民商项目发射研制立项齐头并进。

     

    长征十一号海上发射和捷龙一号商业运载火箭将实现首飞;

     

   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累计发射次数将突破300次,其中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将完成单系列第100次发射;

     

    全球低轨移动互联网卫星系统--鸿雁星座工程今年将陆续开展试验验证。

     

    展望2019,航天科技集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强化使命担当,坚持改革创新,深化军民融合,实现高质量发展,以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的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!

     

    热门标签

    卫星 rdquo ldquo nbsp 发射 航天 公司 商业 中国 空间 火箭 赞助商 技术 轨道 系统 一号 科技 服务 星座 会场 照片

    热门文章
    • 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改进型正在研制 预计2020年底首飞
    • 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成立卫星导航事业部
    • “瓢虫一号”登陆央视网络春晚,将为2019组家庭实现太空自拍
    • 航天科技发布《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(2018)》
    • “长光卫星”完成40亿元估值天使轮融资
    •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前世今生

    关于我们媒体报道招贤纳士客服中心

    CopyRight@卫视传媒 All Right Reserved E-mail:wscm@sat-china.com
    联系地址:北京西城区广安门外大街168号朗琴国际B座719 邮编: 100010 电话: (010)58494900 [京ICP备12031891号]【京公网安备:11010802012205】